学前 20 May, 2022

父母溺爱孩子,究竟是宠爱还是伤害?太过溺爱,将来必后悔!

@玛丽莲懵兔🐰
欢迎来到我的小天地~~

Share this

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,作为父母,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,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,为了孩子的将来,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狠下心来理性一点,适当地宠爱孩子是应该,但不能过度,要把握其中的分寸,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,对孩子有百害无一利。那家长对孩子的溺爱,会造成哪些后果呢?

变得自私自利

被过度宠溺的孩子,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,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,不会将心比心,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,一切以自我为中心,自私又自利。

不懂得感恩

孩子从来都是被爱,不懂得收获与付出之间的对等关系,不懂得感恩。相反,根据人类心理的自然博弈特点,一个人总是在接受被爱,他认为大家爱他才是正常状态,一旦有人对他不好,他会视为大逆不道,甚至心生怨恨。

性格骄横、目中无人

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,由于父母一切让步,也满足其一切要求,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,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,父母得听他的,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,不懂得让步,不懂得宽容,更受不了委屈,性格骄横目中无人,行为乖张专横。

不能吃苦

很多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去处理,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,父母总是首当其冲帮孩子去解决问题,这会致使孩子遇到困难就想躲避,不仅让孩子没有责任感,同时孩子也非常怕吃苦。而这样的孩子往往受损的心理不强,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出现内心崩塌的情况。

不懂得尊敬长辈

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,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,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,不打招呼、目无长辈、口无遮拦,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,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礼节礼貌是什么。

形成不良习惯

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孩子,由着孩子的性子,惯着孩子。只要孩子喜欢的都随他去,例如:吃饭时候,孩子不吃饭,利用零食当代餐,家长也不多加阻止,总是惯着他。长期的纵容导致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。

对孩子爱得适当,爱得合理,才能使孩子得以健康成长。溺爱是一种畸形的爱,所以家长爱孩子应做到对孩子是关爱而不是溺爱。那父母怎样才能避免对孩子的溺爱,让他们健康成长呢?

平等对待

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“以我为中心”的意识,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。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。例如,家里来了小朋友,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。长期坚持,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。

不要轻易满足要求

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,不能轻易满足。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,家长不能爽快答应,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,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,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。

避免隔代溺爱

有时父母教孩子,爷爷奶奶总会护着。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,遇到孩子做错事时,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,让家长单独来解决。刚开始,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、扔东西,当发现无人理他时,孩子就会有些恐慌,哭闹就会减弱,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。

培养孩子自理能力

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,家长利用这机会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,培养孩子的独立性,多让孩子尝试自己做。

不要成为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父母,不要成为一个过度宠爱和纵容的父母,不要培养一个不明是非、不懂感恩的孩子,不要培养一个无法独立、无法生存的孩子。而是培养一个人格独立、品质优秀的孩子,这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!

18
21
1
13
0
猜你也有兴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