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 10 Feb, 2023

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微表情,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面对成长!

@多多
➼ 心要像伞,撑得开,收得起。

Share this

孩子长大了,身为父母的却越发读不懂孩子,总觉得孩子说的和想的不一样。孩子到底是怎么了?其实,父母在抚养孩子长大的过程中,都是在靠自己的直觉,观察积累孩子细微的表情变化。但在孩子迈入青春期后,怎么又会突然失效了呢?

走到这个阶段,父母该怎么做,用心倾听生命,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微表情。也就是观察孩子,分为2个阶段:心情和身体。

沟通前,判断孩子的心情,寻找沟通好时机,孩子不说话,父母也不要着急说话,先看,看清楚孩子的反常行为,大动作,小动作,及时捕捉孩子的沟通信号,在细致观察反常行为就是和平时不同的行为。

  • 如平时回家直接就去书房学习,今天却把书包一扔,这时候,如果家长喊着:怎么乱扔东西呢?那就不可能进行亲子沟通啦!
  • 如孩子回家关门跟平常不一样,也跟心情有关,如果动作过急,多次撞到碰掉东西,说明他们有繁琐的事在思考,还没想出答案。
  • 也有可能动作过慢,心不在焉,叫孩子吃饭,听不到,进厕所半天也不出来,走路心不在焉,这说明孩子心事重重,这个时候,避免去嫌弃孩子慢。
  • 可以关注的动作还有闷头大睡,把棉被盖住头、耳朵和眼睛,这证明不想看不想听不想知道,这个时候,父母避免去碰钉子。

  • 也可以从小动作中体会孩子心情,如拿起杯子又放下,拿起书又扔回到桌子上,表明孩子烦躁,又如抖脚、咬指甲、弄头发或者挠头,用手摩擦手臂、嘴唇、捏鼻子,这些频繁小动作是他们有焦虑和紧张,父母留意,这并不是沟通好时机。
  • 问候孩子心情甚至是直接说出了他们的心情,也不太合适。如父母说出了青春期孩子的心情,青春期孩子就会解读:是我掩饰的太差劲吗?你还当我是小宝宝吗?不开心要在你怀里哭吗?切,我长大啦!

但是,父母真的不管吗?

青春期孩子是矛盾的,孩子散发情绪是希望家人接收到,同时从心底里渴望得到家人理解和爱,但是孩子不想示弱,不想表现的无助,不愿意依赖家人,因为孩子要长大,要独立。

所以父母要用肢体语言清晰表达:我们收到了孩子的信号,我们看在眼里,我们正在关注着。

父母可以切个水果端过去,放下就离开;父母表情平淡,恰到好处,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想要窥探他的秘密。

观察的第二阶段:三不要

不要说话,不要嘘寒问暖,不要敲门。

最好用单项式的表达方式:发微信,写纸条。

青春期孩子不开心,需要我们感同身受,并不是要我们强颜欢笑。

等到孩子自己冷静下来,主动愿意来沟通那是最好的。

不过孩子会散发出一些沟通信号

  • 走出了原来的状态,位置发生变化,出来客厅晃了一下,喝点水,上了个洗手间,也可能直接找父母说点别的事。
  • 父母要表现淡定,切勿焦虑担心,否则孩子就不太想表达啦。否则青春期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信任,觉得父母看扁自己不行。
  • 父母可以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关切,用正确的沟通姿态:拉近物理距离,关切眼神,开放姿势等,等待孩子自己开口说。

观察的第二阶段:精准理解孩子的状态

先观察孩子身体整体状态,是否身体紧绷状态:

  • 肌肉收紧,肩膀不松弛,拳头握起来或者坐姿比较紧,可能是生气。
  • 如果身体垮垮的,软软的,这是郁闷和泄气,张开手放在身体后面,或者在裤兜里,多数是有所隐瞒,
  • 手握拳是在忍耐,手不自觉的掩住嘴,甚至同时有些咬嘴唇的小动作,那潜意识是想掩盖幼稚的感觉
  • 脚,向中央缩拢表示紧张担忧,如果明显朝向门口位置,可能是想逃避。
  • 眉毛皱着表示思考,谜底未解开。
  • 如果是生气,除了皱眉,还会配合五官向中央聚拢,
  • 观察孩子的眼睛:父母视线的左边代表创造;父母视线右边代表回忆
  • 孩子不说话,但他眼睛转向我们视线右边,甚至头部也微微侧向我们的视线右边,代表孩子大脑中正在回忆一件事,而孩子现在正在进行自我对话。在心里自言自语,还没说出口,可能有所顾忌。
  • 孩子不说话只叹气,眼睛飘香父母视线左边,这说明孩子在焦虑一件即将要发生的事情,因为孩子在想象未来。

姿态语言和微表情不一定100%精准,但却是很多专业人士读懂心里的有效工具。

10
6
0
17
0
猜你也有兴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