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前 20 Feb, 2023

孩子在外大哭大闹,父母如何应对孩子情绪?跟着4步骤,共同学习成长!

@多多
➼ 心要像伞,撑得开,收得起。

Share this

相信任何一个新手父母,都遇过带孩子外出公共场所发生大哭大闹的时候,很少有爸妈可以忍耐得住不发脾气。如果每次都上演一样的「全武行」,真的会让父母感到很累。到底要怎么做,才能安抚到孩子的情绪呢?

面对这种失控情况,其实父母可以用4步骤让彼此冷静下来,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处理情绪,减少日后冲突的发生。

教会孩子认识情绪

面对孩子的大哭大闹,无论是用打骂或是立刻妥协,都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式。会让孩子误以为,从这些反应中学到「我可以用情绪获得什么」?孩子都是聪明的,如果父母的反馈是打骂,那孩子可能就会压抑情绪;如果反馈是妥协,孩子往后就会利用情绪继续去索取他想要的东西,像是买玩具或者玩游戏。

更好的方式,其实是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、说出自己的情绪,然后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,这时候,父母的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。

第一步切勿急着解决情绪

首先最重要的是「不要想着解决情绪」,有时候父母由于事情发生在公共场所担心很尴尬,一心只想要快速「解决」情绪,除了以上所说的打骂、妥协之外,可能还会命令孩子马上停止哭闹等,但情绪是需要时间处理的。这种急着想解决的举动,不仅毫无帮助,反之更无法让孩子认识情绪。

其实人人都有情绪,更何况是小孩。在孩子的世界里,情绪是很正常的、很直观的感受,没有不对没有不好。在不妨碍或伤害他人的情况下,给孩子一点时间把情绪抒发完。

第二步引导孩子找到情绪的源头

让孩子情绪平復了之后,父母可以引导他说出自己「大哭大闹」的原因。比如孩子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买玩具而哭闹,或是因为累了、饿了等原因哭闹,这部分的重点是,父母要避免带着情绪,要等孩子慢慢说完自己的反应,也不要带有好坏的评价。最后也无需去分析「原因合不合理」,而是孩子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。

第三步带领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

耐心等待孩子说完自己出现情绪的原因,父母可以机会教育孩子,了解「为什么我会因为这件事而发脾气」。比如父母不买玩具,可能是觉得「需求没有被满足」,或是「大家都有我也要有」,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,再引导他,遇到这些事情时有情绪是很正常的,不过我们也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。

第四步告诉孩子有其他方式表达情绪

跟孩子讨论,下次遇到这件事,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?透过这个方式,慢慢让孩子了解,在某个范围之内可以犯错、可以学习,父母会支持他,但也要懂得自己建立规矩。

16
7
0
21
0
猜你也有兴趣的